2025年7月20日的这个夜晚,对日本首相石破茂来说,像是命运递来的一张红牌。他盯着选票开出的数字,面色沉着但眼神空洞。他知道,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议院改选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,这是一次赤裸裸的“信任投票”。
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,再次没能守住关键席位。继去年10月失去众议院多数之后,这次他们又丢掉了参议院的控制权。曾经自信满满的石破,如今站在悬崖边上,党内倒戈声此起彼伏,他还能撑多久?
---
从“希望之星”到“票房毒药”
时间回到一年多前,石破茂在自民党内顶着“改革派”的名号高调登场,顺利接棒成为日本首相。当时他的形象干净、理性,党内外一片叫好。
但谁也没想到,这位“技术官僚型”的首相,一上台就连踩雷区。去年10月,众议院选举失利,成了他政途上的第一道裂痕。到了今年6月的东京都议会选举,更是遭遇滑铁卢,自民党几乎全线崩盘。
东京选战失利的那晚,自民党内部群聊炸了锅。有人说:“再这么搞下去,恐怕我们下次选举连区议员都保不住。”
石破茂本人却始终一副“我心不动”的姿态。“我还有职责尚未完成。”他在那晚的记者会上如是说。
可是,“职责”不能当饭吃,支持率才是硬通货。到了7月,这位首相的支持率跌到20.8%,创下上任以来的新低。这在日本政坛,几乎就是等于“请辞倒计时”。
---
选举夜:风声鹤唳,党心已散
这次参议院改选,共有125席开放角逐。执政联盟若想维持国会主导权,至少得拿下50席。理论上,这不是太高的门槛,但对当前的自民党来说,却成了一座大山。
截至开票当晚,执政联盟预计只能拿到46席,连及格线都够不上。这个数字一公布,党内立刻弥漫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。
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党内的“老对手”高市早苗现身了。她直接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,摆明了是冲着首相之位来的。
熟悉日本政坛的人都知道,高市风格强硬、立场极右,被称为“女版安倍”。她去年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首轮就赢过石破,只是在第二轮输掉了最终票数。这次石破支持率跌破警戒线,高市早苗如鱼得水,甚至有媒体放话:“她将是日本第一位极右翼女首相。”
---
街头造势:冷场就是最大的羞辱
最尴尬的一幕发生在奈良。
本月初,石破茂特意选在前首相安倍遇刺三周年纪念日,去奈良市举办演讲会。他本以为能借“情怀”和“纪念”吸点流量,哪成想,台下连一百人都凑不齐。
更令人心寒的是,当地自民党基层组织干脆拒绝出席,甚至没有一个候选人肯上台陪同。
“他现在真的没人要。”一位现场记者说,“过去安倍演讲时,警察都得维持秩序,今天石破来,连交通都不需要管控。”
后来他又去了大阪,试图为自民党候选人站台,但场面依然冷清。大阪府会长青山繁晴甚至直接表态反对石破来助选:“别给我们添乱了。”
---
民众不满,政坛混战,选民在想什么?
选民的不满早已累积太久。
通货膨胀高烧不退,工资却像上了冻。6月日本核心CPI上涨3.3%,远超日本央行的2%目标,但多数上班族薪资几乎没动静。吃一碗拉面贵了,房租贵了,连电车月票都要涨价。
与此同时,自民党的回应却是一套套空洞口号。民众心想:“你不是说经济复苏了吗?可我们怎么活得更紧?”
于是,打着“减税”“反移民”“反政府”旗号的小型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,极左极右都捞到不少选票。
特别是移民议题。日本政府近年来试图通过引进外劳和扩大旅游业提振经济,结果在社会上掀起了文化冲突和治安焦虑。一边喊着“欢迎外籍劳工”,一边又对移民社区缺乏整合机制,社会矛盾暗流涌动。
这场参议院选举,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次“愤怒宣泄”。
---
未来会更好吗?可能会更乱
市场显然对这一结果不太乐观。石破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捏把汗,日圆在早盘一度上涨0.5%,显示避险情绪抬头。而更令人担心的是,执政联盟可能为了保命,向反对派做出过度妥协,包括可能再次调整消费税。
过去20年中,凡是失去参议院控制权的自民党首相,几乎没有一个能撑过两个月——安倍也不例外。石破茂是否能打破这个“魔咒”?目前看来,希望渺茫。
反对党虽然暂时难以整合出新政府,但只要自民党内部决定“换人保命”,政权更迭只是时间问题。
---
尾声:一个人的战争
现在的石破茂,像是战场上孤身一人的将军。他曾试图走出安倍的阴影,用温和和改革赢得选民;他也曾想将日本拉回“民本主义”的路线上。但现实是,风暴一来,没有谁会为一个失败者停下脚步。
他的前任死在枪口下,而他,可能死在选票里。
当夜幕降临东京,永田町灯火通明,议员们忙着盘算下一步棋。只有石破茂,静静地坐在首相官邸的办公室里,盯着电视里最后一张席位的归属。
他心里明白,这一战,也许是最后一战了。
金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